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汽车市场中,丰田犹如一座坚定的灯塔,始终坚守长期主义的航道。丰田深知,汽车行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需要耐力和智慧的马拉松。六十载风雨兼程,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扎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长期主义的深刻内涵。
丰田改变了什么?
1957年,广州设立了一年春秋两次的“广交会”,成为中国和世界交流的窗口与通道。1964年,皇冠轿车驶入第16届广交会,一位神秘客户在当年的秋季广交会上一次性订购了10辆皇冠轿车。从此,丰田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宛如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在艰难环境中努力寻求成长的养分。国内的汽车生产技术极为有限,基础设施薄弱,市场需求也几乎为零。丰田初入中国,积极交流,为中国车企提供技术支援,寻求合作机会。
在石油危机中逆势增长的丰田,让世界认识了精益生产方式。
1978年6月,一汽考察团访日,共20人的考察团历时一个半月,对丰田生产线进行了全面考察。丰田随后组成丰田第一汽车调查团访问一汽,并提出诸多建议,并根据一汽的卡车产品特点,指派下属公司日野与一汽交流并提供技术支持。再后来,位于广州南沙的广汽丰田工厂成为丰田官方认证的“海外模范工厂”,连续三年保持“零缺陷”的佳绩,生产线一次合格率高达98.9%,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品控能力领先全行业。
此外,丰田还在南京汽车厂和西安交大等地举办丰田精益生产方式讲座。中国汽车行业掀起了学习丰田的热潮。一汽、上汽、海尔、格力、TCL、华为几乎所有知名的中国制造企业,都受益于丰田的精益生产。
可以说,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中国汽车工业渴望高效发展的心田。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丰田帮助中国车企实现了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转型。
丰田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还在多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丰田:造物即育人
丰田自创业以来,一直重视“造物即育人”的理念,即首先要培养担当造物重任的人。
改革开放后,中外合资浪潮兴起,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被打开。丰田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车企探索合作模式,启动乘用车、商务车、核心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合资生产,完善本土产业链布局,为未来的全面合资打下了坚实的生产基础。
随着丰田在华合作的展开,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在中国作为先进的生产模式被广泛学习和推广,为中国制造业培养了大量的现代化技术、管理人才,对中国车企早期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1990年,丰田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在沈阳成立了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分享先进的制造理念和方法,培养大量中高级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为丰田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丰田的工厂遍布中国各地,从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到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从销售网络的营销专员到售后服务的保障团队,为无数人提供了稳定且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也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丰田如何成为中国市场的百年车企?
丰田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实践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在欧洲市场,面对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消费者对小型车的独特偏好,丰田深入调研当地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产品策略,推出了一系列节能高效、小巧灵活的小型车并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北美市场,针对消费者对大空间、高性能皮卡和 SUV 的强烈需求,丰田精心布局产品线,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北美消费者喜爱的车型。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中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重塑。本土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重要力量。
2023年8月1日,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将依托新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统一在华合资公司的本土研发力量,为丰田的智能化、电动化按下快进键。显然,丰田正在以中国作为驱动力,全面推进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过去的将全球车型引入中国,转变为从中国出发,反哺全球。
多年来,丰田始终秉承扎根当地,成为当地最好的企业的理念,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在不断加快推出混合动力、插电混动和纯电等新能源车型的同时,还与本土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广氢能等清洁能源汽车技术,引领了中国汽车工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迈进。不仅如此,丰田专注于环境、能源、碳中和、自动驾驶、AI、氢能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这对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
丰田在中国的60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也是一部与中国汽车工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作华章。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丰田引入中国市场的经典车型,如皇冠、卡罗拉、凯美瑞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汽车梦想。这些车型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出行自由的向往,更成为中国汽车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从起步到繁荣的辉煌变迁,也映衬出中国汽车工业从稚嫩到强大的坚韧足迹。
“真诚才是硬道理”,中国汽车产业历经多次转型,每一次转型过程中,丰田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不盲从,只做有利于消费者的事。以如此心态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频转型,丰田自然表现地更加稳健。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估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丰田汽车的最初认知,皆源自这句广告语。其起源可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彼时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受丰...
当脱钩与去风险成为地缘政治热词,当大洋彼岸特朗普重新上台,世界被抛入了一个更加不可确定的未知。多国关税高企,小院高墙林立,很多人对全球经济合作的未...
与中国车企的老板相比,这位大叔的营销手段堪称佛系,说不好听,就是有点不懂流量——当国内的老板们在为发布会忙得焦头烂额时,他却在赛车场上高兴得不亦乐...
身处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都在赶路。有人披荆斩棘、意气风发;有人渐行渐远、落寞离场。2024年,是空前内卷的一年。紧张、焦虑的情绪蔓延到了各行各业。而...
近年来有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哪行哪业,周期性的变化越来越快。汽车行业亦是如此,短短几年间可以诞生上百个汽车品牌,随着流量的增长,各个都成为了『网红』...
何小鹏曾经有一句调侃:想害人就让他去造车。这句话的含金量一直在持续上升。最近这几天,极越闪崩再一次让造车新势力走到了台前。从年初的高合、威马,到近...
谁也没想到,2024年汽车圈最抽象的新闻发生在最后一个月,极越闪崩与员工剑拔弩张的围堵视频,让我们第一次真实地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破产倒闭时的可怕和无奈场...
关注汽车消费领域的读者朋友肯定都听过这么一则笑话:能不能发明一种液体,加一次可以让车跑几百公里?笑料之余,其实是消费者对汽车最基本的出行属性的期待...
2024年的汽车行业,大家都刻意地在避开提及卷这个字,但市场并没有因为人们的避讳而产生什么吉兆,依然是今天不卷产品,明天就卷铺盖的残酷模样。撰稿|光光...
根据行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2024年11月,丰田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0 99%至15 7万辆,其中广汽丰田超过6 74万辆,一汽丰田超过9万辆。